舞獅點睛的寓意可以用八個字來表達:生意興隆,平安發達。舞獅點睛流程一般為:出洞-下山-過橋-飲水-采青-醉睡-醉醒-上山-采青-吐幅-旺場。
最早有關舞獅的記載《漢書·禮樂志》關于“象人”的描述,三國時魏國人孟康將其解釋為扮演魚、蝦、獅子的藝人。由此可見,三國時已有舞獅的說法了。古人把獅子看作是神的化身,本來極其懶,一年四季睡個不停,到了春節,就要點睛將它喚醒,這就是“醒獅”,醒來的獅子要敲鑼打鼓舞起來,在鄉間游走,寓意驅走各種害獸以及邪魔外道,保四方平安發達。
獅子采青,含意「反清復明」。清朝期間,文字獄盛行,文人義士多在字里行間表達反清復明句子,但多被清朝官吏所捉捕,而舞獅這項民間習俗色彩,由義士加插醒獅吃生菜,(采青)因生菜是青色,代表清朝,其意思是將清朝吃掉,使其滅亡。現時舞獅采青,則采其意頭,即生生發發,生意興隆。獅子采青,含意「反清復明」。清朝期間,文字獄盛行,文人義士多在字里行間表達反清復明句子,但多被清朝官吏所捉捕,而舞獅這項民間習俗色彩,由義士加插醒獅吃生菜,(采青)因生菜是青色,代表清朝,其意思是將清朝吃掉,使其滅亡?,F時舞獅采青,則采其意頭,即生生發發,生意興隆。